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提升退化生態系統固碳能力是緩解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和全球變暖的重要舉措。退化土壤具有很大的固碳潛力,森林植被恢復顯著增加了退化土壤碳的積累,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但林下植被植被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與機制并不清楚。實驗室研究人員以亞熱帶退化紅壤恢復的馬尾松林為研究對象,采用生物大分子和同位素示蹤技術定量分析了林下植被芒萁對土壤有機碳的相對貢獻,發現林下植被芒萁對侵蝕退化地土壤有機碳的貢獻高達54-61%,其主要機制是芒萁通過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提高土壤養分維持能力,改變了土壤有機碳的化學組成,進而有效地提升侵蝕退化地土壤有機碳積累。
相關成果以“Understory ferns alter soil carbon chemistry and increase carbon storage during reforestation with native pine on previously degraded sites”為題發表于國際著名土壤學SCI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SCI一區,影響因子4.926)上。實驗室2016級博士生呂茂奎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謝錦升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31370465)支持。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8071719300380